【徒步人生】天下第一疯谢建光的传奇一生
2018年寒冬,黑龙江黑河市的一家医院里,59岁的谢建光永远闭上了双眼。这位用双脚丈量中国大地的徒步者,在完成30万公里的壮举后,终究没能战胜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。当噩耗传来,他的朋友们红着眼眶却带着微笑:这个疯子真的走完了自己选择的路。
宁可死在路上,也绝不躺在病床上。这句豪言壮语,浓缩了谢建光跌宕起伏的一生。
展开剩余78%1959年,东海之滨的宁波小渔村,一个男孩呱呱坠地。谢家的木板房里,父母看着这个瘦弱的婴儿,怎么也想不到他将来会走遍神州。贫寒的家境让谢建光只读了五年书,14岁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。父母送他去学木匠,谁知刨板机突然咬掉了他的食指,这个意外彻底改变了少年的人生轨迹。
17岁那年,医生的一纸诊断书如同晴天霹雳——先天性心脏病。接连经历手术、高考落榜、旁听被拒,这个年轻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。望着父母佝偻的背影,他突然惊醒:难道要重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?
1982年春天,23岁的谢建光做出惊人决定。他背上塞着旧衣服、笔记本和《唐诗三百首》的帆布包,揣着攒了多年的150元钱,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。最初的目标很简单:走到温州,再经福建去云贵高原。
荒野中的生存远比想象艰难。很快他就发现露宿街头的危险,于是灵机一动改造起手拉车。这个后来被德国驴友称为琳达的移动小屋,上层储物下层当床,铁皮包裹的木箱成了他漂泊中的家。当第一代房车濒临散架时,一位好心人送来了不锈钢升级版,这个长2米的豪华房车陪他走过后半程旅程。
在神农架的暴雨夜,他蜷缩在堆满白骨的洞穴;在广西的山洪中,他靠树根和死鼠撑过七天;在甘蔗地里,被撞伤的双腿让他动弹不得。但每次劫后余生,他都笑着在日记里写下:老天还不想收我这个疯子。
资金短缺时,他翻遍垃圾堆找废品,帮农户插秧一天挣10块钱;在福州山区弹尽粮绝,他坦然躺平等死,却被陌生驴友救起。最动人的邂逅发生在某中学操场,一位女教师偷走他的随笔,三天后红着脸归还,还附赠了表白信。虽然最终选择继续前行,但那包带着体温的衣物,温暖了他整个寒冬。
三十五年风雨兼程,他留下上千本赠人的书籍,几十万字的行走笔记,还有社交平台上疯哥的传奇故事。
2018年1月,黑河的暴雪中,他的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。抢救室里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,为这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徒步画上句号。
有人问:用一生走路值得吗?谢建光早已用行动回答:当你在呼伦贝尔草原看日出,在怒江峡谷听风吟,在敦煌沙漠数星星时,生命早已超越时间的计量。这个缺了食指的流浪汉,用脚步写就了最壮美的诗篇——人生可以平凡,但不能平庸。
发布于:天津市申宝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